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让文物真正活起来”、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”、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北京工商大学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游戏携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河北大名县经济开发区,7月7日启动“寻迹大名·云链未来”暑期社会实践项目。
在校团委暑期社会实践的整体布局和学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,依托大名县深厚的宋文化底蕴(古称“北京大名府”)及丰富的国家级非遗资源(草编、香油、南宫碑书法等),立足文化传承与推广、大名经济发展、深化校地合作三方面,挖掘大名历史人文、地方风物、电商产业等特色资源,提升大名知名度与影响力,赋能区域经济文化协同发展。
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游戏党委高度重视,学院党委书记樊江涛牵头,与大名经济开发区深入交流,明确合作意向;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悦、团委书记赵杰统筹实践方案、协调任务分工。组建实践指导教师团队,邀请组织管理学系教师蒯鹏州、徐正达、薛智超从文献与政策研究、区域背景研读、调研单位基本情况、问卷与访谈提纲、调研时间及路线、拍摄大纲等多方面提供专业指导。
6月29日、6月30日、7月4日,全体实践团成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专题培训3次,覆盖调研访谈、拍摄技巧、任务分工、团队破冰、安全事项等方面,为高效高质完成实践做足准备。
7月7日,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游戏赴大名县实践座谈会举行,大名县二级调研员、南宫碑书法协会负责人朱献东,大名政协副主席、工商联主席张骜桀,大名政协副主席高蕾,北京工商大学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游戏党委副书记张悦、院长助理徐正达、组织管理学系副教授蒯鹏州、学院团委书记赵杰,全体实践团成员参加。会议由大名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刘冰主持。
张骜桀对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游戏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。他表示,大名拥有多项国家级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面对着工业化浪潮与现代化生活的方式冲击,许多非遗技艺正面临着传承断代、市场化受阻的困境。希望商院学子以专业视角解码非遗价值,挖掘其经济潜力与社会效益;以创新思维激活传承密码,突破传统框架,实现活态传承;以青春力量架设合作桥梁,推动产学研成果落地,结出校地合作硕果。
张悦代表学院对大名县委、县政府及经济开发区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。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游戏实践团将通过实地调研、深度访谈、市场分析等方式,发挥专业优势,一要立足非遗技艺市场化开发。探索产品创新、品牌孵化与商业模式构建路径,助力非遗技艺焕发新生、走进市场、惠及民生。二要做好多维度短视频宣传。策划制作系列高质量短视频,以年轻化、国际化的表达方式,生动讲好大名非遗故事。三要为直播电商产业园建设献策。设计非遗+文旅沉浸式体验项目,打造非遗工坊+电商平台产业链路。
高蕾在讲话中表示,文化传承、经济转化与社会赋能相辅相成,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运用数字化守正创新,在非遗活化中协同并进,贴近消费者需求实现非遗转化,期待与北工商师生在大名非遗保护传承和文化旅游方面,有更多的合作,为县域振兴注入可持续动能。
蒯鹏州、徐正达结合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游戏服务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项目,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重要契机,携手推动大名非遗在新时代实现可持续、创新性发展。
吴馨蕊代表全体实践团成员承诺,将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投入实践,以 “青砺基层”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己任,用专业知识赋能大名非遗传承创新,用青春脚步丈量基层大地,在实践中让青春与传承共振,让大名非遗“活”在当下,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商院学子的力量。
同学们实践团成员按照调研分组,与大名县非遗传承人进行访谈交流。国家级草编技艺传承人王群英创立“传承人+公司+基地+农户”模式,通过8个免费传承基地辐射惠及2万群众,推动草编工坊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,实现非遗技艺从生活用品向文化IP的转型升级。南宫碑书体第五代传承人朱献东讲解到该字体为清代张裕钊创制,是全国唯一以书体成功申遗的文化瑰宝,南宫碑传承馆年接待访客超万人次。国粹五鹿香大名小磨香油非遗传承人李凤丽,讲解香油发展及传承情况,希望通过深化数字化保护与新媒体传播,让非遗深度融入现代生活。
实践团成员与三位传承人围绕草编、书法和小磨香油等非遗的发展及数字化传承,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访谈,加深了对技艺传承的了解,也为后续打磨传承方案拓宽了思路。
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游戏“寻迹大名·云链未来”暑期社会实践,深度融入地方文化经济生态,以商科智慧赋能非遗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。